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太子宾友目 孙吴 · 胡综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七
英才卓越,超逾伦匹,则诸葛恪
精识时机,达幽究微,则顾谭
凝辨宏达,言能释结,则谢景
究学甄微,游夏同科,则范慎(《吴志·孙登传》注引《江表传》)
私改胡综太子宾友目 孙吴 · 羊道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一
元逊才而疏,子嘿精而很,叔发辨而浮,孝敬深而狭(《吴志·孙登传》注引《江表传》案:诸葛恪字元逊顾谭字子默谢景字叔发范慎字孝敬。)
群公赠行集序998年9月 北宋 · 杨亿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四、《武夷新集》卷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至道三年十一月,受诏修先朝国书,越明年八月,书成奏御。
既而以太夫人有桑梓之恋,求典近郡,因奉甘旨,九月诏领缙云郡事。
拜命之翌日,复留不遣,再疏恳激,得请而行。
公卿巨儒,台阁髦士,寮寀之际,朋从之间,相率赠言,以宠行迈者,凡三十八人。
藻绣纷错,珠璧炫耀。
观咸、洛之市,天下之货毕陈;
入宋、鲁之邦,先王之礼尽在。
亦以见一时文物之盛,岂独为鄙夫道路之光。
昔者楚丘列诸侯之末,有蘧瑗、史徇、史䲡、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分掌国政,故吴札叹曰:「卫多君子」。
西京承三代之季,有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主父偃、徐乐、严安、枚皋、胶苍、终军、严奇并列左右,故史班称曰:「汉之得人」。
巍巍圣朝,英俊咸集。
爵里鳞布,颂声奋发。
览之者足以知多士在位,周室以宁,七子赋诗,郑志斯见。
何止金声流于下国,华衮被于薄躯而已哉!
既铨次成编,辄敷述其事,盖取夫卜商作序,以冠二《雅》之首,用无愧焉。
太中大夫国子祭酒颍川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赠户部尚书韩公行状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
曾祖符。
潭阳郡太守
祖大智。
河南府士曹参军
吏部郎中
父休。
皇太子少保
司徒
谥文忠公
京兆府万年县芙蓉乡龙游里韩洄年六十三状。
公字幼深
其先颍川之人。
自同姓于周。
受封于韩。
逮献子而为正卿。
景侯而开列国。
司马氏代家。
言之详矣。
八代祖播。
徙居颍川
遂为颍川人
继有勋力。
代名忠孝。
以至文忠公。
用醇仁清德。
左右元宗
致中和以为国经。
躬恺悌以为家法。
公纂承茂绪
幼有令闻。
直方重。
博厚宏大。
该涉偫书。
尤治春秋诗礼之学。
必睹其奥。
而践乎中。
未弱冠。
以门荫补宏文生。
满岁参调。
侍郎达奚珣
矫枉过正。
以地望降资。
章怀太子陵令
且将察其词气。
以为铨藻。
公恬然受署。
初无愠容。
当时识者。
知其致远。
天宝末
盗陷西京
兄侄七人。
遭罹不淑。
茹痛违难。
寓于江南
布衣蔬食。
不听声乐者。
积六七年。
友悌行义。
士林以为难。
翘车辟书。
旁午而至。
累授汉中郡江陵府二功曹大理司直汉中郡司马苏州司马
且皆有宾介之请。
至之邦。
待公政成。
甘于粗粝。
聚其禄廪。
办治葬具。
归于京师
七丧祔窆。
礼无违者。
名教之士。
翕然称之。
洪州刺史张镐
以故相之重。
作镇江西
奏授本州长史莫徭副史。
怀徕夷落。
向方率教。
乾元中
江淮凶饥。
相扇啸聚。
新安郡负山洞之阻。
为害特甚。
朝廷推其能名。
睦州别驾知州事
俄拜监察御史
又转殿中侍御史
赐绯鱼袋。
江西都团练判官
军州庶政。
多所访决。
岁馀。
张终于位。
公上介领留务
时吴楚剽轻。
法禁未一。
长吏交代。
人心辄摇。
公临以威重。
抚以慈惠。
宁封部。
以待守臣
李梁公岘之充江淮选补使也。
引为判官
多所宏益。
大历初
转运使刘尚书晏
盛选从事
分命四方。
江淮上流。
为之枢会。
奏改屯田员外郎侍御史
扬子留后。
累岁就加司封郎中
肃给而有守。
清明而中节。
有司之移用不匮。
上国之经费有伦。
六七年閒。
号为称职。
名实益茂。
徵拜谏议大夫
数与左补阙李翰连上封章。
极言得失。
未几。
以本官知制诰
参掌宥密
式敷声明。
炳然训辞。
润色王度
元载持衡。
深相器重。
公愈不自安。
每因灾眚。
必疏古义。
且以西汉赐上尊酒之比。
深儆戒之。
元终不悟。
于祸。
公以谤累贬邵州司户
今上践位。
励精理本。
徵为淮西淮南等道黜陟使
复拜朝议大夫
摄衣登车。
以澄清风俗为己任。
未及行。
权判户部侍郎判度支
赐金印紫绶。
先是公兄太傅忠肃公实居其任。
受邦国之比要。
制财用之均节。
物力不屈。
王府以充。
其出牧也。
厥职寖废。
公乃革烦政。
振旧纲。
既无暴征。
亦无遗利。
罢省胥吏冗食者二千馀人。
明年。
太府卿张献恭广廪库。
以受岁杪量入之数。
又于长安万年二县界。
奏贮米谷数十万石。
视年之丰耗。
而为之发敛。
人无艰食。
岁无灾荒。
虽元凯之智略。
寿昌之功利。
不是过也。
上方倚以大任。
执事者所抑。
出为蜀州刺史
蜀多火灾。
自古所患。
俗以为常。
无所惩禁。
公到部逾月。
令事时。
里胥不劳。
州兵多暇。
乃省经用之费。
给大半之庸。
俾其埏埴。
以易蓬荜。
翚飞鸟革。
相望如云。
授之逾年。
乃偿其直。
三岁在郡。
四封恬然。
辟田之污莱三千馀顷。
复人之庸亡二千馀户。
教之树艺。
俾之生植。
井络之下。
人至于今怀之。
朝廷陟明奏课。
公实居最。
有诏徵还。
既至。
兵部侍郎
在职数月。
京兆尹御史大夫
三辅难理。
毂下尤甚。
贼泚之后。
旱蝗相乘。
连师十馀万。
屯于蒲坂
戎装兵马。
仰给京师
内安罢氓。
外赡军实。
师克济而人不困。
公之力焉。
刑部侍郎
刑罚者。
国之大典。
所以禁暴而卫善人也。
而或巧诋比况。
因缘为奸。
公讲求纪律。
明为式例。
悉以条奏。
颁于四方。
吏无舞文。
人得从善矣。
秘书监
乃奏置五经正本。
补偫书之阙。
蓬阁之中。
粲然如初。
复除兵部侍郎
累岁改国子祭酒
自兵兴以来。
多趋末流而弃夷道
故学者不振。
而子衿之诗作焉。
公曰。
崇化
本于六籍。
不学将落。
吾其忧乎。
乃表名儒袁颐韦渠牟列于学官
讲左氏春秋小戴礼。
抠衣鼓箧之徒。
溢于国庠
讲诵之声。
如在洙泗。
公所至必化。
其用无方。
方将介祉以锡难老。
亮天工以缵旧服。
人望未塞。
贞元十年二月九日
寝疾终于昌化里之私第。
皇情轸悼。
追赠户部尚书
哀荣之礼。
于公备矣。
公有识度风鉴。
博爱容众。
与朋友交。
死生以之。
明于吏职。
能断大事。
疏达而有节。
粹和而不流。
约身以周急。
洁己而恕物。
先师四教。
克蹈其全。
中台六职
常居其半。
无忌之镇静
安国之忠厚。
延寿之恩信。
惟公兼而有之。
允所谓邦之才臣。
终温且惠者也。
龟筮叶吉。
日月有期。
易其名者。
请徵旧典。
谨状。
三月日。
太中大夫国子祭酒颍川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赠户部尚书韩公故吏某官某谨上尚书考功
夫士之生也。
躬五常以致用。
其没也。
节一惠以尊名。
则善否有章。
宾实不挠。
谨按故韩公。
直方于旧德。
播功行于清朝。
通而有守。
忠而能力。
树善匪懈。
好谋而成。
课绩中台
道光太学
大雅明哲。
惟公有之。
考行饰终。
古先令典。
谨撰录所履。
布诸有司。
请徵叔发之谥。
以叶周公之法。
谨上。
宣州高大夫846年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二
某顿首再拜。
自去岁前五年。
执事者上言云。
科第之选宜与寒士。
凡为子弟。
议不可进。
熟于上耳。
固于上心。
上持下执。
坚如金石。
为子弟者。
鱼潜鼠遁
无入仕路。
某窃惑之。
科第之设。
圣祖神宗所以选贤才也。
岂计子弟与寒士也。
古之急于士者。
取盗取雠。
取于夷狄。
岂计其所由来。
况国家设取士之科。
而使子弟不得由之。
若以科第之徒。
浮华轻薄。
不可任以为治。
则国朝自房梁公已降。
有大功立大节。
率多科第人也。
若以子弟生于膏粱。
不知理道。
不可与美名。
不令得美仕。
则自尧已降。
圣人贤人。
率多子弟。
凡此数者。
进退取舍。
无所依据。
某所以愤懑而不晓也。
尧。
天子子也。
禹。
公子也。
文王
诸侯孙与子也。
武王
文王子也。
周公
文王之子武王之弟也。
夫子。
天子裔孙宋公六代大夫子也。
春秋时
列国有其社稷。
各数百年。
其良臣多出于公族及卿大夫子孙也。
鲁之季友季文子叔孙穆子叔昭子孟献子
皆出于三桓也。
臧文仲武仲出于公子彄。
柳下惠出于公子无骇(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称公族以王父字为氏展禽是也)
宋之良臣。
多出于戴桓武庄之族也。
举其尤者。
华元子罕向戌是也。
卫之良臣。
亦公族及卿大夫之裔也。
举其尤者。
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
皆公族也。
子鲜
公子也。
史狗史鱼宁武子
卿大夫之裔也。
齐之晏婴
晏桓子子也。
曹之子臧
公子也。
吴之季札
王子也。
郑之良臣。
皆公孙公族也。
举其尤者。
子封子良子罕子展子皮子产子张子太叔是也。
楚之良臣。
子囊子西子期
皆王子也。
子庚
王孙也。
其卿大夫之裔。
斗氏生令尹子文
后有斗辛斗巢斗怀昭王反国皆有大功)
蔿氏生蔿贾孙叔敖薳启疆薳子凭薳掩薳罢
屈氏生屈荡屈到屈建
六国时有昭奚恤
公族也。
屈原
诸屈后也。
皆其祖先于武王文王时。
基楚国为霸者。
用其子孙。
其社稷垂九百馀年。
至于晋国最为强。
其贤臣尤多。
有赵氏魏氏韩氏狐氏中行氏范氏荀氏羊舌氏栾氏却氏祁氏。
其先皆武公献公文公勤劳臣也。
用其子弟。
召诸侯而盟之者。
仅三百年。
在六国。
齐之孟尝
赵之平原
魏之信陵
皆王子王孙也。
齐复有司马穰苴
亦王族也。
其在汉魏已下。
至于国朝。
公族之子弟。
卿大夫之冑裔。
书于史氏为伟人者。
不可胜数。
不知论圣贤才能于子弟中。
复何如也。
言科第浮华轻薄。
不可任用。
则国朝房梁公元龄。
进士也。
太宗二十一年
为唐宗臣。
比之伊吕周召者。
郝公处俊
进士也。
宰相时。
高宗欲逊位与武后
处俊曰。
天下者。
高祖太宗之天下。
非陛下之有。
但可传之子孙。
不可私以与后。
高宗因止。
来济上官仪李元义。
进士也。
后为宰相
助长孙太尉河南共摧武后者。
突厥入塞。
免冑战死。
革废武后召。
元义助处俊言。
不可以位与武后
娄侍中师德
进士也。
吐蕃强盛。
监察御史
以红抹额
以猛士诏衣皮裤。
率士屯田。
积谷八百万石。
二十四年西征。
兵不乏食。
荐狄公为相。
中宗房陵
立为太子
汉阳王张公柬之
进士也。
年八十为相。
驱致四王。
手提社稷。
上还中宗
郭代公元振
进士也。
凉州仅十五年。
北却突厥
西走吐蕃
制地一万里。
握兵三十万。
氏惕息。
不敢移唐社稷。
魏公知古
进士也。
宰相
太平公主谋以佐元宗
及卒也。
宋开府哭之曰。
叔向古之遗直。
子产古之遗爱。
兼而有者。
其魏公乎。
姚梁公元崇登第。
下笔成章举首。
元宗起中兴业。
凡三十年。
天下几无一人之狱。
宋开府璟
进士也。
与姚唱和。
开元太平者。
刘幽求制策科
元宗徒步诛韦氏立睿宗者。
苏氏父子。
进士也。
大许公为相于武后朝。
酷吏中不失其正。
中宗朝诛反贼郑普思于韦后党中。
小许公元宗朝。
号为苏宋
张燕公说制策科
张易之兄弟。
睿宗元宗监国
竟诛太平公主
招置学士
开内学馆。
元宗好书尚古。
封中太山祀后土。
因燕公也。
张曲江九龄。
进士也。
李林甫牛仙客
张守圭不斩安禄山
谪老南服。
年未七十。
张巡进士也。
凡三入判等。
以兵九千守睢阳城凡周岁。
拒贼十三万兵(出天宝杂记)
使贼不能东进尺寸。
以全江淮。
元和中宰相河东司空中书令裴公。
进士也。
裴公仍再得宏辞制策科
贞元时
河北叛。
齐蔡亦叛。
阶此蜀亦叛。
吴亦叛。
其他未叛者。
皆高下其目。
熟视朝廷希向强弱而施其所为。
司空公始相宪宗
废权倖之机牙。
令不得张。
收敛百职。
归于有司。
节度使出朝廷。
不由兵士(始自抚州除袁相为滑州三月无帅三军无事宪宗始信之自此不用贞元故事以行军副使大将军节度使
拔取沉滞。
各还其官开州唐舍人职方郎中知制诰饶州李赵公考功郎中知制诰贞元中皆十馀年迁逐其他似谪者亦皆当叙用也)
然后西取蜀。
东取吴。
天下仰首。
始见白日。
裴公抚安魏博。
使田氏尽归六州。
元和中剪蔡剧贼。
于洛师胁下招来常山
质其二子。
以累其心。
取十三城。
使不得与齐交手为寇。
因诛师道。
河南尽平。
当是时。
天下几至于太平。
凡此十九公。
皆国家与之存亡安危治乱者也。
不知科第之选。
复何如也。
至于智效一官。
忠立一节。
德行文学
不可悉数。
董生云。
春秋之义。
变古则讥之。
傅说高宗曰。
监于先王成宪。
其永无愆。
故殷道复兴。
鸿雁美周宣王能复先王之道。
西汉魏相汉宣帝为中兴。
但能奉行汉家故事。
姚梁公元宗
亦以务举贞观之法制耳。
自古及今。
未有背本弃古而能致治者。
昨获览三郎秀才新文凡十篇。
数日在手。
读之不倦。
其旨意所尚。
皆本仁义而归忠信。
加以辞彩遒茂。
皎无尘土。
况有诚明长厚之誉于千人中。
傥使前五六年得进士第
今可以出入谏官御史
助明天子为治矣。
古人云。
三月不仕则相吊。
安有凡五六年来选取进士
施设网罟。
如防盗贼。
言子弟者。
噎哑抑郁。
思一解布衣。
下士齿。
厥路无由。
于古未前闻也。
某因览三郎文章。
不觉发愤。
略言大槩。
干触尊重。
无任惶惧。
某再拜。
象山丙午 现当代 · 莫仲予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莫仲予集卷一
梅鹤卢荒辇道迷(林竹琴文筑梅鹤寄卢山下,今圮),重来庭院日堕西。
已残望站台生蔓,未涸流泉井易蹊。
养拙有轩沉谢榜张撝人称象山先生洪武初县令谢景晹为梳书堂于山麓,顾其轩曰“养拙榜”今不存)圭峰无石访苏题圭峰象山对峙,明罗蒙正诗云“坡公题咏今残剥”石今古不存。)
髫年景物成今昔,小立风前格砾啼。
梅圣俞(二六 皇祐五年1059年秋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某启:寄惠鸭脚子,甚奇。
赵三书信已领。
圣俞诗屡见许,甚渴见,何必自写,小儿辈可录。
某亦厌书字,因思学书各有分限,殆天之禀赋,有人力不可彊者。
往年学弓箭,锐意三四年,不成,遂止。
后又见君谟,言学书最乐,又锐意为之。
写来写去,却转不如旧日,似逆风行船,著尽气力,秖在旧处,不能少进,力竭心倦,遂已。
身老矣,安能自苦如此耶?
乃知古今好笔迹,真可贵重也。
今后秖看他人书,亦可为乐,不能生受得也。
数日阴闷,昏然,因作圣俞书,顿觉豁然如有所释。
若遂一握手,可胜为慰也。
谢景平文字,下笔便佳,他日当有立于世,何止取一科第而已,吾徒可为希深喜也。
太祝且为伸意,某卜葬地尚未买得,相次决定,当有书报他也。
匆匆不宣。
崇信军节度副使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尹公墓表至和元年十二月 北宋 · 韩琦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六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公讳洙,字师鲁,其先太原人。
曾祖谊,以道晦乱世不仕。
祖文化,始以材行兴其家,官至都官郎中,赠刑部侍郎
仲宣,举明经,累长郡邑,廉恕明决,所至以循吏称。
虞部员外郎,以公贵,赠工部郎中
刑部葬其父河南,今为河南人
公幼聪敏喜学,无所不通,尤长于《春秋》,善议论,参质古今,开判凝滞,闻者欣服之。
天圣二年进士第,授绛州正平主簿,历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举书判拔萃,迁山南东道节度掌书记,知河南府伊阳县
时天下无事,政阙不讲,以兵言者为妄人。
公乃著《叙燕》、《息戍》等十数篇,以斥时弊,时人服其有经世之才。
文康王公知而荐之,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
文正范公开封府,每奏事,见上论时政,指丞相过失,贬知饶州
余公安道上疏论救,坐以朋党,贬监筠州酒税。
公慨然上书曰:「臣以仲淹忠谅有素,义兼师友,以比臣,臣当从坐」。
崇信军节度掌书记,监郢州商税。
欧阳公永叔移书让谏官不言,又贬夷陵
当是时,天下称为四贤。
唐州丁父忧
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府长水县
赵元昊反,康定元年春,寇延州
大将刘平逆战陷虏,天子乃命文庄夏公都部署陕西之兵,开府永兴军经略招讨之,予与范公为之副,公为判官
未几,上遣翰林学士晁公宗悫入内都知守忠督出兵攻贼。
合府议,奏曰:「今将兴兵,尚未习练,愿谨边防,期以岁月平之」。
使还,而贼复寇镇戎军部将刘继宗禦之,为贼所败。
诏下切责,俾以进兵月日来上。
府中复议曰:「将在军,虽得以自便,然攻守大计,当禀算于朝廷」。
乃画攻守二策,余与公诣阙奏之,唯上所择。
诏取攻策。
已而难之,事方寝,贼复遣人以书叩延州伪请和,而大举兵寇泾原之山外,杀部署任福
公时在庆州,得泾原求援书,即移文庆帅,率其部将刘政锐兵数千人,便道走镇戎,未至,贼引去。
公奏为专,徙通判濠州,又改秦州
迁知泾州,徙渭州,兼管勾泾原路经略部署司事。
泾原帅怀敏覆军之后,伤夷残缺,千罅百漏,公夙夜抚葺,一道以完。
时宣徽使郑公陕西四路帅,主静边寨主刘沪议,遣其属官著作佐郎董士廉,与章川堡南入诸羌中,开道二百里,水洛城,以通秦之援兵。
公曰:「贼数犯塞,必并兵一道。
五路帅之战兵,尝不登二万人,而当贼昊举国之众,吾兵所以屡为贼困者。
黄石河路来援,虽远水洛二日,而援师安然以济。
今无故夺诸羌田二百里,列堡屯师,坐耗刍粮不胜计,以冀秦援一二日之速,则吾兵愈分而边用不给矣」!
乃奏罢之便,诏从之。
会郑以府罢,改知永兴军,乃署前帅牒,饬等督役如初,二人者遂不奉诏,兴作不已。
公遣人召者再,不至,乃命瓦亭寨主张忠
复不受代。
部署狄公于是亲至德顺军,摄、士廉下狱,差官按问。
而郑比奏本道沮等功,朝廷卒薄等罪,徙公庆州,而城水洛焉。
会庆帅孙公请终任,改知晋州
庆历四年契丹遣使报西戎元昊,诏河、陕三路要郡皆择人,徒知潞州
当范公之在二府也,余安道、欧阳永叔辈,并为谏官,天下属望,诸公日竭忠献纳,不避权贵。
而公方勤劳塞上,迹远朝廷。
暨诸公相继罢去,向天下目之为贤者,执政指之为党,皆欲因事斥逐之。
士廉者即诣阙上书,以水洛事讼公,且诬公在渭有盗赃。
制使承风指,按验百端,不能得一毫以污公。
部将孙用者,出于军校,尝自京取民息钱,至官贫不能偿,公与狄公惜其材,乃分假公使钱俾偿其民,而月取其俸偿于官。
逮按问,而钱先已输官矣。
坐此贬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
得疾,沿牒至南阳访医药。
疾革,对宾客、妻子无一戚言,整冠带,盥濯,怡然隐几而卒,时年四十七,庆历七年四月十日也。
公天性慈仁,内刚外和,凡事有小而可矜者,必恻然不忍,发见颜貌。
及临大节,断大事,则心如金石,虽鼎镬前列,不可变也。
在军谦勤爱士,虽悍夫冗列,皆降意容接,故人人愿尽其力。
所至郡邑,修设条教,务以实惠及下,去则人思之。
文章自衰,历五代日沦浅俗,寖以大敝。
本朝柳公仲涂始以古道发明之,后卒不能振。
天圣初,公独与穆参军伯长矫时所尚,力以古文为主。
次得欧阳永叔以雄词鼓动之,于是后学大悟,文风一变,使我宋之文章,将踰汉而蹑三代者,公之功为最多。
初,朝廷之将用攻策也,命葛怀敏鄜延道,勒兵绥、宥间,攻贼积聚,招怀种族,夺其要害而保障之。
贼知朝廷之威,必翻然来服,则久而易制。
公曰:「是行也,不患将卒无勇,患应敌寡谋耳」。
乃自请参议怀敏行营军事。
有诏如请,而事中罢。
今夫文武之士,平居议论慷慨,自谓义勇决,世无及者。
一旦遇急难而试之,往往魄丧气夺,百计避脱,虽以富贵诱之,犹掉臂而不顾。
余居边久,阅人多矣,如公挺然忘身以为国家者,天下不知有几人?
呜呼!
以公文武之才,荦荦然震暴天下之如是,曾不得一纾所蕴于公卿之位,辅致太平之业,而反遭罹谗毁,遂终贬官,此当世守道之士所以仰天叹呼,疑为善而得祸,而中人者引以为监,思择利而自安也。
然上以聪明仁恕御天下,一细民之枉必矜而获辨,如公以文致其罪,未有抑而不申者也。
故当时指以党而排去者,不四三年间,皆复显官,处大任。
使公年且及此,其进擢可量哉?
奈何乎天不与公之寿也,悲夫!
公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娶张氏,鹿邑县,以顺以慈,克正家道,后公七年而亡。
兄源,太常博士,亦以文行称于世;
弟湘,三班奉职
冲,秀州华亭主簿
涛、泳,未仕,并先公而卒;
沂,资性淳茂,动谨门法。
子男四人:长曰朴,奇隽博学,有父风,其二未名,俱早世;
其幼曰构,今方十岁。
女五人:长适虞部员外郎张景宪,次继适张氏;
次适太常寺太祝谢景
次二人未嫁。
侄材,文学器识,足以嗣公,而敦尚名节,无仕进意。
至和元年十二月日,沂、材举公、夫人之丧,葬于缑氏县某乡之某原,从吉卜也。
范公尝以书谓余曰:「世之知师鲁者莫如公,余已为其集序矣,墓有表,请公文以信后世」。
余应之曰:「余实知师鲁者,又得其进斥本末为最详,其敢以辞」?
既实书其事矣,又考性命之说,而表于墓曰:
呜呼!
自古圣贤,必推性命。
如公之文武杰立,而贯以忠义兮,此天之性。
位不大显,遭谗而跌,且不寿兮,此天之命。
虽孔孟不能以兼适兮,尚一归于默定。
昧者不思而妄求兮,徒自奔于邪径。
故公临祸福生死而曾不少变兮,是能安性命而归正。
大名赫然日月之光兮,亘万古而增莹。
吾闻善人者天必报其后兮,宜嗣人之蒙庆(《安阳集》卷四七。又见《河南先生文集》附录,《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一六,乾隆《河南府志》卷八九,《偃师金石遗文补录》卷九,嘉庆《孟津县志》卷一一。)
任:原误「仕」据明本、四库本改。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并引) 其二 明末清初 · 黄淳耀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陶庵全集卷十 和陶诗
旧谷满场圃,知子良非贫。
糟床注春醪,酬汝四体勤。
开轩一笑粲,莫适为主人。
荈芽花乳香,鲙缕银丝新。
咄嗟行酒炙,童仆皆欣欣。
中原有格斗,行子劳问津。
不能济时代,甘与农圃邻。
逝辞谢景夷,来就刘遗民
尹公亭记熙宁元年正月1068年1月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六二、雍正《湖广通志》卷一○五、光绪《德安府志》卷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君子之于己,自得而已矣,非有待于外也;
然而曰「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者,所以与人同其行也。
人之于君子,潜心而已矣,非有待于外也;
然而有表其闾,名其乡,欲其风声气烈暴于世之耳目而无穷者,所以与人同其好也。
内有以得诸己,外有以与人同其好,此所以为先王之道,而异乎百家之说也。
为州,去京师远,其地僻绝。
庆历之间起居舍人直龙图阁河南尹公洙以不为在势者所容谪是州,居于城东五里开元佛寺金灯院。
尹公有行义文学,长于辨论,一时与之游者,皆世之闻人,而人人自以为不能及。
于是时,尹公之名震天下,而其所学,盖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故其居于随,日以考图书、通古今为事,而不知其官之为谪也。
尝于其居之北阜,之间,结茅为亭,以茇而嬉,岁馀乃去。
既去而人不忍废坏,辄理之,因名之曰尹公之亭,州从事谢景平刻石记其事。
至治平四年司农少卿赞皇李公禹卿为是州,始因其故基,增庳益狭,斩材以易之,陶瓦以覆之。
既成,而宽深亢爽,环随之山皆在几席。
又以其旧亭峙之于北,于是随人皆喜慰其思,而又获游观之美。
其冬,李公以图走京师,属予记之。
盖尹公之行见于事、言见于书者,固已赫然动人;
而李公于是又侈而大之者,岂独慰随人之思于一时,而与之共其乐哉?
亦将使夫荒遐僻绝之境,至于后人见闻之所不及,而传其名、览其迹者,莫不低佪俯仰,想尹公之风声气烈,至于愈而弥新,是可谓与人同其好也。
则李公之传于世,亦岂有已乎?
故予为之书,时熙宁元年正月日也。
按:《元丰类稿》卷一八。又见《曾文定公集》卷九,《南丰曾先生文粹》卷六,《山堂肆考》卷八一,《八代文钞》第三二册,《文章辨体汇选》卷五六五,《名山胜概记》卷二七,《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二六九、考工典卷一○七。
徐孺子祠堂1076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六三、《文章正宗》续集卷一六、《东莱集注类编观澜文》丙集卷七、《文章辨体汇选》卷五六四、《历代名贤确论》卷四九、《八代文钞》第三二册、《三续古文奇赏》卷一五、《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九三、《古文渊鉴》卷五三、《渊鉴类函》卷二八○、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二三、乾隆《南昌府志》卷二一、乾隆《南昌县志》卷五五、同治《新建县志》卷七六、光绪《南昌文徵》卷一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汉元兴以后,政出宦者,小人挟其威福,相煽为恶,中材顾望,不知所为。
汉既失其操柄,纪纲大坏。
然在位公卿大夫,多豪杰特起之士,相与发愤同心,直道正言,分别是非白黑,不少屈其意,至于不容,而织罗钩党之狱起,其执弥坚,而其行弥励,志虽不就而忠有馀。
故及其既殁,而汉亦以亡。
当是之时,天下闻其风、慕其义者,人人感慨奋激,至于解印绶,弃家族,骨肉相勉,趋死而不避。
百馀年间,擅强大,觊非望者相属,皆逡巡而不敢发。
汉能以亡为存,盖其力也。
孺子于时,豫章太守陈蕃、太尉黄琼辟皆不就,举有道,拜太原太守,安车备礼召,皆不至。
盖忘己以为人,与独善于隐约,其操虽殊,其志于仁一也。
在位士大夫,抗其节于乱世,不以死生动其心,异于怀禄之臣远矣,然而不屑去者,义在于济物故也。
孺子尝谓郭林宗曰:「大木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皇宁处」?
此其意亦非自足于丘壑,遗世而不顾者也。
孔子颜回:「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孟子亦称孔子:「可以进则进,可以止则止」,「乃所愿则学孔子」。
而《易》于君子小人消长进退,择所宜处,未尝不惟其时则见,其不可而止,此孺子之所以未能以此而易彼也。
孺子姓徐名稚孺子其字也,豫章南昌人
按《图记》:「章水北径南昌城,西历白社,其西有孺子墓;
又北历南塘,其东为湖,湖南小洲上有孺子号孺子台
吴嘉禾中太守徐熙孺子墓隧种松太守谢景于墓侧立碑。
晋永安中太守夏侯嵩于碑旁立思贤亭,世世修治;
拓跋魏时,谓之聘君亭」。
今亭尚存,而湖南小洲,世不知其尝为孺子,又尝为台也。
予为太守明年,始即其处,结茅为堂,图孺子像,祠以中牢,率州之宾属拜焉。
汉至今且千岁,富贵堙灭者不可称数。
孺子不出闾巷,独称思至今。
则世之欲以智力取胜者,非惑欤?
孺子墓失其地,而台幸可考而知。
祠之,所以示邦人以尚德,故并采其出处之意为记焉。
按:《元丰类稿》卷一九。又见《曾文定公集》卷九,《曾子固集》卷二五,《南丰曾先生文粹》卷六,《圣宋文选》卷一四,《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宋刻本卷九六、四库本卷一○六、清抄本一四六。
邢惇夫墓表宣和四年四月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一八、《嵩山文集》卷一九、《邵氏闻见后录》卷二、《宋元学案补遗》卷一、二二
邢惇夫名居实,生数岁,以奇童称。
逮年十四五,读书已甚博;
其年十六七,文章各擅体制;
十八九则论议凛然,自成一家法。
甫年二十,而病不起矣。
国中之士识与不识,无不嗟惜痛恨,有为其父尚书公相持而哭于数年之后者。
惇夫身干如寻常男子,而广颡大口,眸子炯然,精神虹舒霞举也。
韩少师见其童儿时异之,许妻以孙女。
元丰中孙莘老、李公择方宦于京师惇夫游二公之门,二公待之常若不足。
一日侍孙公谈《春秋》,是孙公之所名家者,引类及《南史》人物,又入于《北史》,惇夫种节调理,无少前却疑似之语。
是时孙公须鬓皓白,为秘书少监,与惇夫相对若翁孙然。
既而黄鲁直吉州太和县移德州德平镇,过京,鲁直有书称「晁以道论士三人,其书今行于世」,所谓三人则惇夫、陈无己、江子和是已。
元祐之初,海内流落望实之士中都毕集,惇夫因得翱翔,自振其才辩,而师友日盛,悉为惇夫忘年也。
一时政事更张,士大夫进退,惇夫为之喜怒激昂,有出于老成忧思之外者。
每叹曰:「当兹日也,安得司马公常存,吕公无恙,后来者其谓谁耶」?
惇夫虽年少,而知国家尚少则难处乎前,而贵老则难继其后云。
惇夫大抵于人不苟随,必援古昔,极源流,而公是非。
虽于其大人,则亦唯义之从。
惇夫卒于元祐二年二月八日尚书公谪随州时。
尚书公亲问其所欲于垂绝之际,无他,唯曰:「乞黄鲁直状儿平昔,以累孙莘老铭之,有不肖之文存焉,则晁无咎宜为序其后」。
余兄无咎惇夫《南征赋》曰:「昔杜牧不敢序李贺
矧吾惇夫,年未二十,文章追配古人,充其志,非肯为者。
虽然,岂敢负其将死之托耶」?
鲁直题之曰:「尝序江夏谢景师复遗藁云:方行万里,出门而车轴折,可为霣涕。
邢惇夫诗赋笔墨山立,甚似吾师复也」。
东坡题曰:「江南太伯自述其曰:『天将寿我欤!
所为固未足也,不然亦足以藉手见古人矣』。
惇夫亦云」。
吾兄暨孙、黄俱不果成惇夫之所志,惇夫二弟倞、俦乃欲以文表于墓,则归之嵩山晁说之,又已累年。
说之追念平昔,与惇夫议论千百,今不记一二,徒可想像于心目间。
而书牍唱和诗,亦无复少有存焉者,盖自飘流二十年之久也。
如复因循不如其二弟之所请,则他日使惇夫之所传弥不著者,余之罪也。
以余之浅弱,使览之者重其恨于前日三公,则予于惇夫亦未为无助也。
余尝谓赵括少谈兵,而父奢不能难者,非不能难也,不欲怒之也。
刘歆之异同其父向者,非为斯文也,汉廷与新室不可并处也。
惇夫尚书公,则于斯而不能难者也,是曾参之事点也,非曾元之也。
移此其忠,顾惟古之大臣哉!
嗟夫,古人之不寿者,余得二人焉,王子晋年十有五,识圣贤治乱之源,而极天人死生之符。
颜渊年二十有九,颓然陋巷之中,有为邦之志,夫子告之以四代之礼乐,所谓具体而微者,果知颜子哉!
其次则又二人:扬雄之子九岁,而存,则《玄》当著明,无待于侯芭
魏武之子仓舒十三岁,而存,则汉之存亡虽未可知,必不至于杀荀文若辈矣。
惇夫之寿夭所系,可胜言耶!
东坡英州,道符离,予见之,语及惇夫,曰:「自是国家失一文士,于邢氏何有」!
韩女先亡,惇夫遂未及娶。
惇夫有文集若干卷,名曰《呻吟集》。
墓在大隈山前祖茔之旁。
母赵氏。
宣和四年壬寅七月戊午朝请大夫、知成州军事晁说之撰。
夫人葛氏墓志铭大观四年九月1110年9月 北宋 · 邹浩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四七、《道乡集》卷三七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
夫人葛氏,其先广陵人
杨行密江淮高祖徙居江阴,今为常州江阴人
曾祖鄘、祖惟则、父瑜,世以赀高一方。
夫人生最盛时,而谨约柔顺,不啻寒家子。
年十四失所怙,事母张氏以孝闻,外祖光禄卿铸尤爱之。
会今朝散大夫致仕胡公远方择伉俪,于是夫人归焉。
正议公既殁,姑和义郡太君虞氏在堂,聚族众,贫甚,夫人罄奁中物以裕其谋,无吝色。
和义有痼疾,夫人侍左右十馀年,药饵不经心,手不以进。
一日疾遽革,大夫随檄未还,夫人哀号之外,区处丧事,靡不周尽。
长女甫嫁,大夫被旨出,婿自数千里来,势不得款。
慈圣光献皇后山陵未祔,法家谓婚姻初无禁文。
夫人曰纵于文无害,理有未安,执不可。
已而果有虞祭之限。
其遇事类如此。
大夫自壮以至归,居家奉亲、友诸弟,当官夙夜不顾,和义退安里门,逍遥于风埃之表,五十年间,人无间言,繄夫人辅佐力也。
诸子笃志学问,宣力郡邑,为士民叹誉,乡人称愿焉,亦夫人有以助成之也。
大观三年冬得疾,十月十八日晏然而逝,享年七十一,以大夫封永康县君
子男五人:长曰聿,承直郎、知建昌军南城县事;
次曰津,通仕郎、行台州司法参军
次曰𦘗,曰建,曰律,皆举进士
女四人,长适知荆门军当阳县黄熙,次适进士谢景平,次适西头供奉官、监磁州固镇杨应律,次适进士唐实。
孙男、女十二人。
卜以四年九月二十日葬于武进县怀德南乡永安庄正议茔之西北二十步,大夫属其甥文林郎、知泗州录事参军张晬状夫人行实,而以浩辱在亲好,属为之铭。
铭曰:
法度是循,鸤鸠其德。
歌于《国风》,允为内则。
得之自天,聿追古昔。
有如夫人,柔顺均一。
知进知止,克相以义。
或仕或处,率成以理。
令妻寿母,亶其受祉。
我铭不诬,昭于曷已。
异亩同颖献诸天子 宋 · 张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六五、经义模范
必假诸物,上天所以呈至和之瑞;
必达诸君,人臣所以推至和之本。
盖有至和之朝,斯孕至和之物,非臣下所敢干也,而谓私诸己,可乎?
同颖之禾特生于唐,非为唐也,有成王、周公之懿,上天寄迹于唐以呈其瑞也。
天为君臣而呈其瑞,天之应不为虚出矣。
唐叔有诸己而不达诸君,不其虚上天之赐也哉?
嘉禾之来献,所以彰君臣之有道,而发扬上天之贶也。
是献也,其诸异乎献谀之献矣。
以异亩同颖献诸天子,所以见于《微子之命》。
夫野人食芹犹思献于至尊,有所有必输所有,常也,不闻以嘉禾献也。
意其为希世之宝欤。
非不能来献其琛如淮夷也,嘉禾则非宝也,意其为风土之产欤。
非不能毕献方物如四夷也,嘉禾则非产也。
唐叔之献,意有在矣。
大抵有道文明之祥,必有圣人在乎其位,而明良相逢之会,则造化之功不能私其秘矣。
同颖之禾发于唐,其果何所从出哉!
有臣无君,不足以当同颖之祥;
有君无臣,亦不足以当同颖之祥。
维此成王,幼冲也而贤;
繄彼周公,重臣也而圣。
圣贤一堂。
以君臣之和散而为天地之和,以天地之和酿而为嘉禾之和。
则夫禾者和也,唐之禾非唐之禾,周之禾也。
唐叔也见其应,思其感,宜何以哉!
不有王者,盍献之乎?
想其一介行李,诣阙以朝于王所,如曰:「天子之臣,其谨守天子之分地。
今兹封人来,告嘉禾之秀,骈颖某邑。
予小子罔敢知于兹,寔维我君,寔维我相,罔不同心,克受兹祥,敢使下臣致诸执事,是用昭我君臣之盛德,猗欤休哉」!
嘉禾之未献,则至和之瑞不于周而于唐,嘉禾之既献,则至和之瑞不于唐而于周。
窃意唐叔自唐而来,农夫相与歌于野曰:「幸生圣人之世,获睹斯瑞也」。
叔至周,而朝官吏相与庆于庭曰:「吾君相一德一心,当亦不忘斯瑞也」。
虽不必咏《既醉》、《凫鹥》之雅,而知其太平君子矣;
虽不必歌《丰年》、《噫嘻》之颂,而知其盛德形容矣。
噫!
明良有歌可以想君臣之懿矣;
金石有铭,可以述功德之崇矣。
独怪乎成周君臣之盛,人不自明,而冥冥太空独明之。
成王方疑周公也,天则偃禾以明之;
成王方信周公也,天则起禾以明之。
天非誇其君臣,有道之贶也。
彰君臣之有道,正欲君臣念斯贶以保斯民也。
唐叔探天之心,不私诸己而献于周,载之青史,惟德动天之證,虽至今而犹在。
然则唐叔发禾之秘,其亦有功于天与。
噫!
后世有祥瑞之献,则近于谀,嘉禾之献非谀也;
后世有符命之献,则失于妄,嘉禾之献非妄也。
君子曰成周有道之君臣也,唐叔有道之诸侯也,嘉禾有道之休祥也。
欲观有道之盛,舍周何以观哉!
渔家戊子 当代 · 林英男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蓝田种玉未抽芽,一点萍踪任海涯。
忝累讲堂邻马队(忝累,谦语,犹『愧为』。马队,马肆。陶潜诗《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周等三人为刺史檀韶聘请,讲学,校书,因其住所近马肆,而有陶之不屑语。),何能仙令采丹砂葛洪为求交趾丹砂曾任勾漏令,后世借指县令。)
江东旧义伧僧陋(《世说新语》:西晋僧人支悯度南渡过江时与一伧地僧人为侣,初共商曰:『以旧义过江东,恐不谋得食。』拟立心无义。既而伧僧不成渡。悯度过江讲义数年,有伧人来,托伧僧语曰:『为我致意悯度:无义哪可立?治此计,权救饥而,无为遂负如来也!』),岭北新枝春信赊。
犊鼻当垆谁买醉?五湖烟重泛浮家。
谢教授墓碑铭1185年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四五、《陈亮集》卷三六、《南宋文范》卷六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
淳熙三四年间,三山林颖秀实之作邑永康,强敏有干略,一邑不劳而办,父老以为三十年所罕有。
刘仲光茂实为其丞。
茂实,永嘉人,尝从一世士君子游,以器识自负,不以细故变其所守,实之疑其好异,而茂实不顾也。
余游二君间,每为曲畅其情。
邑尉谢景安,独恬然无所适莫,二君亦安之如一家,邑人实赖焉。
及赵伯彬德全来莅邑事,风采焕发,而一丞失其姓名,外缓中忮。
赵以忧去,丞欲掇拾其事而文致之,卒愧景安而止。
使当两雄不相下时,安居其间,所以阴消人意者,其所能庇赖必多,而区区一尉,效见止此。
诸司交章论荐,于吏文少参差,景安一不以介意。
去为贺州州学教授
贺在极南,人士无几何,景安独不鄙夷其人,请诸州将诸司,愈欲赡给其徒而致之学,不幸而安死矣。
呜呼!
国家以科目取士,以格法而进退之,权奇磊瑰者固于今世无所合,虽复小合,旋亦弃去。
景安之静厚笃实,亦复不偶如此。
士之欲以科目自奋者,虽既得之,要皆未可必也。
景安姓谢氏名达字景安,福之长溪人。
曾大父某,大父某,父某。
先室王氏,继邵氏。
子男三人:宜之、进之、谓老。
女三人,长适士人陈表之,馀幼。
淳熙甲辰五月二十三日卒,得年六十有一。
以致仕恩得承事郎
宜之将以明年三月甲申,葬景安于吾邑之合德乡茅山之原,而以墓石为请。
余雅知景安者,不能经纪其葬而敢爱其言乎!
顾未知千年之后定如何耳。
宜之能自力,足以脩父之业。
吾友徐木子才、吴竽允成实相为终始之。
允成景安同邑,于是方尉永康云。
铭曰:
生于闽,死于广,葬于越。
惟其平生所不欺者,不与此而俱灭。
深藏厚覆,以观馀烈。